中国炼铁网欢迎您!

中国炼铁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技术文摘库 >

高炉探索大富氧冶炼技术的生产实践

时间:2025-05-16 01:12来源:中国炼铁网 作者:zgltw 点击:
袁孟银 李新会 张志新 蔺艳辉 赵向军 (新兴铸管武安本级炼铁部) 摘 要 通过1号高炉(1280m³)提高富氧率对高炉冶炼的影响分析,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总结出高炉提高富氧率对炉况和
  • 袁孟银  李新会  张志新  蔺艳辉  赵向军

    (新兴铸管武安本级炼铁部)


    摘  要  通过1号高炉(1280m³)提高富氧率对高炉冶炼的影响分析,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总结出高炉提高富氧率对炉况和各项指标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减少高炉生产的波动,对高炉的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和长期的稳定顺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高炉进一步实施大富氧冶炼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高炉  大富氧  技术操作  稳定顺行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武安本级1号高炉,有效容积1280m³,设计炉体采用全冷却壁内衬结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炉腹、炉腰、炉身一层三带为铜冷却壁,炉底采用陶瓷杯加莫来石垫底层,炉缸铺设两层微孔碳砖和两层半石墨碳砖的砌筑工艺,设有22个风口,南北两个铁场双铁口出铁模式,采用皮带上料,三座顶燃式热风炉,风温可达1200℃,于2017年9月开炉投产,2024年1月因炉缸侧壁侵蚀进行停炉大修,2月2日开炉点火。
    为了探索大富氧强化冶炼技术,1号高炉大修完成炉况恢复正常后,于2024年5月开始实施逐步提高富氧率的生产实践,富氧率从大修前的6.5%逐步提高到8.0%,随着富氧率的提高,高炉炉内煤气流的分布及各项生产指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高炉的操作制度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1  富氧率的提高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高炉提高富氧率的最大的效果是提高产量,同时也给炉内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变化,即:一是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升高;二是吨铁煤气量下降;三是有利于改善喷吹煤粉的燃烧,提高煤粉的燃烧率。

    1.1  高炉产量变化

    随着富氧率的提高,1号高炉产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综合入炉品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扣除入炉风量波动的影响,富氧率提高1%,日产量平均增加了135吨,相当于富氧率在6%--8%范围内变化时,每提高1%,增加产量2.8%--3.4%。具体见下表1所示。

    图片

    富氧率升高1.5%提高产量4355*1.5*3.1%=203t;综合入炉品位升高提高产量4355*0.07*3%=9t;风量增加6m3/min提高产量6*1440/1050=8t,累计提高产量203+9+8=220t,与实际提产212-220=-8t差异不大。

    1.2  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变化

    高炉提高富氧率,可以显著提高风口前的理论燃烧温度,按资料显示,在高炉其它冶炼条件不变时,富氧率每提高1%,理论燃烧温度升高40℃。从1号高炉的生产实践证明,其合理的风口理论燃烧温度应控制在2150℃-2250℃,若过高,就会导致高温区上移,影响高炉整体料柱的透气性,造成压差升高,破坏高炉的稳定顺行;若过低,将会导致炉缸热量不足,影响炉缸的工作状态,使其活跃性变差,最终影响高炉的稳定顺行。
    考虑到以上情况,本公司1号高炉为了进一步提高富氧率,同时维持合理的风口理论燃烧温度,操作上采取了同步提高喷煤量的办法,使富氧和喷吹技术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富氧和喷煤各自优势,形成优劣互补,保持了炉况的稳定顺行。具体见下表2所示。

    图片


    1.3  炉内煤气流分布的变化

    随着富氧率的提高,单位时间的富氧量增大,高炉单位生铁炉缸煤气量减少,鼓风动能降低,导致风口回旋区缩短,使煤气流初始分布边缘发展,中心气流相应减弱,长期以往,将影响炉况顺行。
    针对这一问题,高炉于2024年5月和6月利用休风机会两次调整风口面积,将风口总面积由0.2023m2缩小至0.1989m2(0.2023m2→0.2006m2→0.1989m2),通过两次对下部送风面积的调整,送风参数逐步合理,中心气流充足,炉况稳定顺行。

    1.4  喷吹煤粉的燃烧率及燃料比变化

    高炉喷吹煤粉的燃烧率是限制喷煤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提高富氧率为提高喷煤量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本次1号炉富氧率和喷煤量提高后,从除尘灰含C跟踪来看,整体含C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在富氧率和喷煤量提高后,喷吹煤粉的燃烧率也相应升高,燃料比降低3kg/t,具体见下表3、表4所示。

    图片

    图片


    2  高炉操作制度的调整情况

    2.1  上部装料制度的变化

    因考虑富氧率提高后,高炉冶炼强度升高及炉内煤气流的变化情况,操作过程中1号高炉为适应富氧升高后稳定炉内气流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正角差布料
    O32/2 30.5/3 28.5/3 27/2 25.5/2,C31/3 28.5/2 26/2 23/2 19/3,矿批逐步由42t增加至44t,布料上采取以“开中心为主,兼顾边缘气流”的操作思路,从而保证了气流的稳定和炉况的顺行。

    2.2  对炉外渣铁排放的要求

    提高富氧率后,高炉产量增加,保炉外出铁工作对整体炉况的稳定顺行尤为关键,通过进一步优化炉外出铁制度,实施南北两个铁口轮流出铁,并严格控制两场炉次出铁间隔时间在10min以内和单炉渣铁排放速度大于5.5t/min,保证炉缸渣铁的及时排放,确保炉内煤气流的稳定和炉况顺行。

    3  对原燃料质量的要求

    随着高炉冶炼强度的提高,对原燃料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否则,也将会造成炉况的波动和顺行影响。
    (1)焦炭方面:焦炭在高炉冶炼过程中主要起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的作用,随富氧率提高,冶强增加,焦炭燃烧速度加快,此时焦炭的质量尤为重要,特别是焦炭热强和耐磨指数达不到冶炼的要求,将会造成炉内滑料或塌料现象频繁,料柱透气性变差,影响高炉顺行,从1#高炉的生产实践证明,富氧率在7%以上时,焦炭热强度指标CSR应控制在65%以上,M40应大于75%,M10应小于6%。
    (2)原料方面:高炉在提高富氧率,进一步强化冶炼过程中,对烧结矿质量也要做适当的提高,特别是在目前为降低成本,保烧结矿的高配比且烧结配吃一定量的高铝印粉、高钛精粉,烧结矿三氧化二铝和氧化钛含量高的条件下,应适当控制炉渣中(MgO)/(Al2O3)的比值至0.45--0.55控制,适当降低炉渣碱度1.15左右,降低炉渣粘度,改善炉渣的流动性,确保高炉的稳定顺行。生产实践证明,烧结矿RDI+3.15应控制在65%以上,碱度控制在1.75--1.85,FeO含量8%--10%,烧结矿中MgO/ Al2O3控制在0.7--0.8较为适宜。

    4  加强炉缸的安全监控

    随着富氧率的进一步提高,边缘煤气相对发展,高炉产能增加,单位时间内高炉炉缸生成和外排的渣铁量增加,炉缸受到渣铁的冲刷加剧,从目前1号高炉的炉缸监测情况来看,在铁口下1.1m左右炉缸侧壁温度有小幅上升趋势,但相对稳定在可控范围,为了确保高炉炉缸的安全,日常做好高炉工艺操作和炉前铁口工作的管控,以确保炉缸热量充沛,工作活跃,炉况顺行稳定,以尽可能减少炉缸渣铁因环流对侧壁产生的不利影响。

    5  结语

    (1)富氧率在6%--8%范围内变化时,每提高1%,增加产量2.8%--3.4%。
    (2)富氧率提高后,煤气量相应减少,操作上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适当缩小风口面积,以保持合理的送风参数。按实际生产经验,富氧率提高1%,煤粉燃烧率提高1.5%,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升高40℃,可允许提高煤比10--20kg/t,煤气热值提高3.4%,因整体煤气量将减少,风口总面积要适当缩小,一般缩小幅度为1%--2%。
    (3)富氧率提高后,边缘气流易发展,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压制边缘,同时适当扩大矿批,稳定煤气流。
    (4)富氧率提高后,要确保原燃料质量,特别是焦炭的热强度、耐磨指数和烧结矿的质量。
    (5)富氧率提高后,要确保炉缸热量充沛、工作活跃,炉况顺行稳定,同时实时跟踪好炉缸的安全监控,实现高炉安全、稳定、高效生产。

    6  参考文献

    [1] 周传典,刘万山,王筱留,等.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 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432-434.

    [2] 朱仁良等.宝钢大型高炉操作与管理[ 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5.9:336-341.


    (责任编辑:zglt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