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铁网欢迎您!

中国炼铁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技术文摘库 >

大高炉小高炉

时间:2025-04-30 05:49来源:中国炼铁网 作者:zgltw 点击:
玩转高炉,具备必要的炼铁理论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悟透高炉,常能遇到一些没有什么文凭,炼铁理论水平也不高的高炉操作者,却能得心应手的操作高炉,相反一些文化水平高
  • 玩转高炉,具备必要的炼铁理论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悟透高炉,常能遇到一些没有什么文凭,炼铁理论水平也不高的高炉操作者,却能得心应手的操作高炉,相反一些文化水平高,谈起理论滔滔不绝的高炉操作者,却不见得能真正的驾驭高炉,可见悟性的重要。当然这里并没有要轻视知识或科学的意思,相反,努力提高文化知识和丰富科学理论水平也是后天提高悟性的手段之一,而且,悟性也是知识的一种体现。       

    其实不仅高炉,人生处处都需要“悟”,佛家美其名曰“参禅”,道家曰“悟道”,世上有太多的事物或现象,并不能完全用文字表达或阐述出来,那部分没能表达出来的意境,就只有靠我们日日省悟了。或者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称之为“玄妙”吧。

    正如大高炉与小高炉,所有的炼铁理论应该是都适应大高炉和小高炉的,于五十方的高炉来说,五百方的高炉应该算是大高炉了吧,而于五百方的高炉来说,五千方的高炉也足以称为大高炉了吧,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五万方的高炉,如果真有,那么我们今天谈的五千方的大高炉到那时也仅能算作一座不起眼的小高炉了吧。也许到那时,我们的炼铁理论还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这些理论,并不会有太多的改变,但也许那时的高炉操作,相较现在五千方高炉的操作,也会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吧,正象我们今天大谈特谈的大小高炉操作的区别一样。用佛家的一句话说,“其实本没有不同,只是心境不同罢了”。悟透了,看山还是山,看水亦是水。

    初学炼铁时,读到炉缸堆积的征兆时,其中有“炉缸堆积时,透气性指数明显下降,煤气通过炉料的阻力增大,炉内透气性变差”一段话,很是费解,风口在炉缸的上沿,鼓风又是向上运行的,并不穿过炉缸,那炉缸堆积是怎么影响向上运行的煤气的穿透的,不会是所有的炉缸堆积都在风口水平面上吧。

    后来有人解释:因为炉缸堆积,炉缸容积变小,所能容纳的渣铁变少,这样,渣铁熔化后很快把炉缸的炉料浮起,把上面的炉料压紧压实,从而使上部的炉料透气性降低,所以炉缸堆积会影响炉料上部的透气性。初听起来很有道理,信也!但却似乎也经不住推敲,炉缸内全是焦炭,焦炭的可压缩性且不说,且焦炭的透气性是最好的,能大幅度影响炉料透气性的从来不是焦炭,而是透气性最差的矿(即短板理论),再者,即使焦炭能影响炉内的透气性,但风口前因为有回旋区的存在,属于半空区,炉缸内浮起的焦炭进入风口半空区便不会再被压缩,也即是风口上部的炉料是不会受影响的,也更不会影响上部的透气性。

    既然一种解释不能让人信服,一定会有第二种解释,于是有人解释:因为炉缸堆积,炉缸内空间缩小,可容纳的渣铁量减少,导致渣铁滞留在上部炉料的空隙中不能及时落下,影响了炉料的透气性,阻碍了煤气流的上升。并且用实例说明:炉缸堆积的高炉容易烧风口,就是因为渣铁不能及时滴落入炉缸内导致有较多渣铁接触到风口所致。这一解释好象确实很对,而且实例也更能说明一切,应该是能令人信服的吧。但其实只要细想一下,便能找出不少的错来。第一,我们的前提是炉缸堆积,而不是炉缸以上的堆积,所以炉缸以上的渣铁是能象正常炉况时一样顺利滴下的,至少能顺利滴落到风口平面吧。第二,如果滴落到风口平面的渣铁无法再向下渗透了,那么在风口平面应该能观察到风口涌渣甚至涌铁(长时间不出铁或者炉缸大凉时观察到的风口涌渣就是这种现象,前者是因为炉缸渣铁已满、后者是因为渣铁粘稠无法渗入炉缸所导致的),可见炉缸堆积时对渣铁渗透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第三,还是前面的理由,即使渣铁再无法渗入炉缸,也只是影响炉缸,对风口区以上的炉料应该没有太多的影响,也不应该影响风口以上料柱的透气性。所以,这种解释好象也不能让人完全信服。

    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三种第四种解释,也许万能的炼铁朋友们会有更多更好的解释,也欢迎积极探讨交流。

    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烟囱,就象热风炉常用的那种,其实,烟囱的抽力是可以很简单的用公式算出来的,相信上过学的朋友们都会。按理说,烟囱的高度一旦确定,烟气的温度确定,其抽力也就确定了。但实际生产中却往往有的烟囱好用(抽力大),有的烟囱却不好用。搞建筑的朋友告诉我一个绝窍,要想烟囱好用,烟囱下部要留足够的坑。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把烟囱设计成下图1的形式,烟囱就废了,而是要把烟囱设计成图中2的形式,在进气口下部留出一定的空间,烟囱才会有正常的抽力。

    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三种第四种解释,也许万能的炼铁朋友们会有更多更好的解释,也欢迎积极探讨交流。

    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烟囱,就象热风炉常用的那种,其实,烟囱的抽力是可以很简单的用公式算出来的,相信上过学的朋友们都会。按理说,烟囱的高度一旦确定,烟气的温度确定,其抽力也就确定了。但实际生产中却往往有的烟囱好用(抽力大),有的烟囱却不好用。搞建筑的朋友告诉我一个绝窍,要想烟囱好用,烟囱下部要留足够的坑。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把烟囱设计成下图1的形式,烟囱就废了,而是要把烟囱设计成图中2的形式,在进气口下部留出一定的空间,烟囱才会有正常的抽力。


    表面看,烟囱2下部的坑和烟囱的抽力没有关系,但确实影响着上部的抽力,换一种思维,表面看高炉的透气性和风口以下的空间区域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事实是风口下部堆积了,却影响了其上部炉料的透气性。这两者是不是有共通之处。笔者愚昧,至今没能想到怎么用文字来表达或解释这种现象,或许和流体的特性有关吧,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只是想表达的是,高炉不只是高炉,高炉和我们周围的事物一样,可以共通共悟,少时常去浇地,溪水很小,可以随意的截流或改水,大时读到长江截流的新闻,常为水利工作者概叹,如此巨流,截流实属不易,惊为天人。也终于悟透了为什么高炉出现异常时要第一时间减风的道理,因为只有风小了,可以截、可以堵、可以疏、可以随心所遇。

    圣人云:道本无形,善悟者达之。 


    (责任编辑:zglt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